节俭的母亲

日期:2024-01-24 23:41 作者: 陈德琴

川东的初秋有了阵阵凉意。明亮的太阳照耀着橙黄橘绿的大地,给人秋高气爽、硕果累累的喜悦。白发苍苍的母亲坐在余晖笼罩的阳台上,飞针走线忙碌的身影,定格成一副暖色调的油画。

我问母亲缝什么,母亲说,她在缝床单。

母亲将早年纺织厂用作代发工资的白棉布拼凑起来,准备缝成床单给我们用。母亲向来喜欢整洁、干净,白棉布已被她浆洗得干干净净,经过太阳的烘晒,散发出好闻的香味。

我跟母亲说,商场有成套的床上用品出售,花型、质量都很好;你用得着如此辛苦一针一线地缝制?

母亲说,商场里是有成套的床上用品出售,买来用确实快捷方便。可这些白棉布质量上好,睡在上面既柔软又舒适,同宾馆里的白床单没什么两样,不用实在是浪费。

我又跟母亲说,你的眼睛不好使,何必自己缝,找巷道里的裁缝铺不是更省事?

母亲摘下老花镜,斜着眼看了我一眼,不紧不慢地说,你知道裁缝铺缝一床床单要多少钱吗?三十元。三十元够我买一天的菜了。我反正没事,一天缝一点儿,两天就缝好了。

真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老太婆。我不好再说什么,任她戴着眼镜坐在阳台上专心地缝床单。

母亲生于新中国成立前、四十年代初,经历过战争年代、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时期,艰难苦境遍尝,备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!节约、节俭已成生活常态。

母亲早年在纺织厂工作。工厂倒闭后,经历下岗、自谋职业等生活困境,现在每月领着两千多元的社保工资。家庭大的开支我们基本不用她出,她又无打麻将、旅游、买保健品等烧钱嗜好。一到年底,她的存折上都会有一个五位数的存款。孙女、外孙从外地回家过年,她每每都很大方地以千为单位给他们零花钱、压岁钱,说年轻人在外闯荡不容易,消费高、用度大,没钱万万不行。今年,女儿在省城买房,她一下子掏出五万元给女儿交首付。她对孙辈们的慷慨解囊让我心生敬佩。

母亲在日常生活中鲜少悲情地跟孙辈们进行“忆苦思甜”似的讲述,她觉得那些苦难的日子是对身心的一种摧残,应该一去不复返。如今日子好了,理当享受幸福、快乐的生活。不过,她经常告诫儿孙们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、好生活,要感谢毛主席给我们打天下,要感谢共产党让我们过上安定、富足的生活。她从不给孙辈们买廉价的地摊货,亦从来不买菜市场即将下市的质量不好又不新鲜的蔬菜。

我对母亲节俭、节约的行为,包括自制床单,很是费解,存折上没钱吗?可母亲自有一套说辞。她说,节俭就是不浪费。有着高小文化的母亲知道我不懂其要义,解释道:比如,去餐馆吃饭,节约不是叫你少点菜点便宜的菜,而是根据各自喜好和用餐人数点适量的菜,让所有菜品都物尽其用。

物尽所用!在母亲心里,物尽其用便是节约和节俭。在此之前,我从没将之进行关联。所以,几十年前的老白棉布缝成床单便是物尽其用了;所以,儿子洗手,常常大开水龙头冲洗许久不关,是对水资源的浪费;所以,家里常常是人走灯灭;所以,洗手后不得用纸巾擦手。

以前,总以为母亲是为了节约水费、电费,不让我们“大手大脚”地用水用电,现在才知道,节约水、电、纸巾,就是节约资源!

母亲告诉我们,纸巾是砍伐木头造的。一棵树从小长到大,要三五年时间,甚至更长;可我们用掉一张纸,却是分分钟的事。母亲还告诉我们,电视上说,海平面逐年增高,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,所以,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。她还跟我们说,擦手用毛巾不要用纸巾;上街买菜要用环保袋,尽量不用塑料袋。

我渐渐地明白了,母亲就是一个有钱但又很节约的老太太,过着思想奢侈、生活节俭的日子。她的物尽其用理论被我们当成生活准则进行践行。该用的,一分不抠;不该用的,一分也不多花。

我将母亲缝制好的白棉布床单虔诚地铺在床上,在整理抹平的过程中,指间流过阳光的暖流和母亲智慧生活的熨帖。尽管它与我上千元的被套看上去不那么协调,但睡在里面既暖和又舒适。

Copyright © 武汉夫唯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