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的竹编

日期:2024-01-26 10:44 作者: 刘杰

作为农人的父亲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竹篾匠,在那个贫困的年代,是父亲的竹篾活给我们家换来了油盐酱醋,保证了我们的衣帽鞋袜。

父亲原本不会竹编的,得益于他的一个哑巴朋友。那位哑巴和父亲年龄相仿,是父亲山外一个朋友的哥哥,那哑巴经常到山里割竹子,每次借住在我家,日子久了就成了父亲的朋友。哑巴割几天竹子后,准备离开的前一两天,就会给我家编一对笼子或是一个背篓,作为他借住的酬谢。后来父亲跟上哑巴学竹编,竟然很快就能编出像模像样的竹器了。

父亲每天出工的时候都带着镰刀,在别人歇缓的时候到林子里割毛竹,粗的挑出来编竹器,细的就扎成扫帚,也能到供销社换成钱。逢了雨天,别人在热炕上酣然大睡,父亲则忙着划竹篾、编竹器或是扎扫帚。一家9口人的吃饭穿衣使他比别人艰辛更多,一家之主的责任使他不能像别人那样舒坦。

不管编哪种竹器,首先要划竹篾。划竹篾是个技术活,划得好的,竹篾匀称,反之则宽窄不等,影响竹器的质量和美观。父亲划竹篾有专用的工具——篾刀,其实和割麦的刃子很相似,就是整体比刃子厚重,尤其是背部很厚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。一根竹子划四根竹篾,匀称与否是考量一个竹篾匠是否合格的第一步。

父亲编的最多的是笼子、驮筐和背篼,这三样是农家最常用的竹器。笼子打底是关键,筋要硬而不折,篾条要密实,笼襻要圆滑不刺手,编上来锁边更是考验一个篾匠手艺的关键,好匠人的笼子用一两年甚至三四年都完好无损,半拉子匠人的竹笼三天两后晌不是散了边就是脱了底。

背篼有两种,一种是给牲口添草的专用,叫三角背篼,其实是底小上面大的四边形,两根青木条子曲成两个弧形,底部十字交叉固定就是背篼的底,编成之后,在宽的一面穿上手指粗的一根绳子做背篼系就成了;还有一种背篼底部长方形底子外面还要插上劈开的木片子,以保证背篼尽可能使用得久长,从底部往上编逐渐扩大,到封边的时候呈椭圆形,最后在宽的一面左右绑上两根绳子为背篼系,这种背篼用途广泛,山里人背洋芋背药材,还能像四川人那样背上赶集。驮筐比较好编,和背篼近似,在快要收口的地方留出穿架杆的孔就行。

每逢集日,父亲就挑着竹笼或背着背篼去赶集,将他的竹编卖掉,换来我们需要的东西,当然少不了给我们卖几粒洋糖(水果糖)解馋。由于父亲的竹器美观结实,往往在半道上就被人买走了。其实主要原因是父亲面情软,不善于扳价,别人一对笼子两元钱,父亲一元五六就买了,别人一个背篼五块钱,父亲四元五六也买。天长日久,父亲的竹编竟然不用拿到集市上去,一遍成就被找上门的人买走了。

长期做竹编活,父亲的双手一直伤痕累累,尤其到了初冬时节,手上被竹篾划伤的伤口和皲裂的口子,渗出鲜血,触目惊心,父亲用橡皮膏或者布条包扎一下,继续忙活着手里的活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我绝对不会相信那变形肿大畸形的手指,竟然能编出那么精致细密的竹编!

除了背篼竹笼驮筐,父亲还会编鸡罩、牛笼嘴、筷子罐和笆篱。山里老鹰多,小鸡孵出来之后要用鸡罩护住,免得老鹰抓了小鸡。牛驴耕地和碾场的时候,是不能让它们吃草的,为了杜绝牛驴的妄想,就给它们戴上竹编的笼嘴。一个鸡罩可以卖三块钱,一对牛笼嘴只能卖一角钱。

后来,父亲决定学会编席子,因为石板炕时不时把炕席烙烂了,一页新竹席至少十块钱,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编竹席不同于其它竹编,划开的竹篾还要起一层,也就是要把竹篾的里层起掉只留外皮。起好竹篾,再按照竹席的窍道编,必须紧密无缝才经久耐用。

父亲摸索了一段时间,终于会编竹席了,不仅我家炕上不会再铺有布补疤的席子,还能拿到集上多换钱。关山里虽然盛产毛竹,但是会编席子的人很少,竹席多来自庄浪那面,我父亲是关山林缘村极少数会编竹席的人。

父亲后来还想学会编蒲篮和筛子,终因包产到户之后农耕的繁忙而作罢。

父亲垂垂老矣,竹编也淡出了人们的生活,但是每一次看到竹器,我就会想起父亲那伤痕累累的双手。


Copyright © 武汉夫唯科技有限公司